搜尋此網誌

2015/03/10

把追隨者器物化的法西斯主義

人與生俱來的求知慾,被規限、消磨,是由圍上第一塊襁褓開始。盧梭(Rousseau, 1712~1778)在他的思想巨著花了點筆墨論襁褓,因為他相信不健全的教育,正摧毀思考和創造力。法西斯主義 (Fascism) 就是一種刻意設計出來的不健全教育,能有效澈底消滅人的求知慾、思考能力和創意。而最為駭人的現象,法西斯行為一旦被啟動,就有靈魂似的會自動起舞,直至喝飽鮮血才會擺休。

本文從文化角度,闡明法西斯主義,希望讀者能夠趁毒草還是花蕾時期,就把它辨認出來。二次世界大戰期間,哲學家和精確工藝之鄉德國,人民普遍深植耶教文化,但也被教育成為屠殺機器。文人以這段歷史作為法西斯主義的樣本。但「法西斯」這玩意,早在羅馬人主宰歐洲大陸時期興起。法西斯是一件軍人功勳的棒狀信物,在正式社交場合帶著一捆的法西斯會獲得敬禮。兩捆法西斯相遇,以量多者勝。簡單的遊戲規側,權力由抽象變成具體。

正如筆者一向所論:龐大的思想架構,甚少由真空的土壤萌生。社會主義、人民主義、無政府主義……內涵往往是超乎字面意思,就其共相和終極關注而言,只要換了角度,甚至會在敵陣看見盟友。提出理論的偉大思想家,大部份都有不斷修正和重新整合的能力。但法西斯化就好像邪靈附體一樣,入侵、騎劫然後殺死宿主。

法西斯化的初期徵象,是似乎為了迎合追隨者眾而出現簡化了思想表述。這個雖是普及教育群眾的必經階段;但當這個階段同時出現圖騰崇拜:群眾諠譁聲起,朋友就是朋友,敵人就是敵人,圖騰一旦被高舉,法西斯鬼魂成功入侵。(用潮語即是「左派」變成「左膠」。)圖騰可以是人名、傳奇、信物、記號;十字架也可以成為圖騰,十字軍東征那段歷史就是佐證。圖騰下必須立場對壘,出現綑綁式的誓死效忠。在一樣的符號下,喊著一樣的口號,沒有協商吋步不移,獨立思考能力就被浪漫激情瓦解。

香港民怨民忿被畸型的經濟鍋爐繼續加熱。面對怨氣沖天,媒體大篇幅報導的,又是鋪天蓋地的圖騰崇拜。黃成榮博士曾論述說明,青少年人愛制服團體活動,人在成長階段著迷圖騰崇拜是天性使然。恐怕年青人關心社會,反變成被法西斯幽靈所蠱惑。筆者能夠做的,只有邀請更多人認清圖騰化的現象。防止原本值得珍視的普世價值,或「愛」或「和平」,或「公民」或「民主」,變成圖騰。圖騰化把文字、信物、個人名字,跟原初意義割裂,只成為效忠的符號。

革命是要付代價的,但請各位付代價前,想一想我們把錢給了誰?又是否買到自己想要的東西?

何凡
Fan Ho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